圣严法师:放松身心的妙方

www.guiyifo.com皈依佛网; 一些人以唱卡拉OK、跳舞、喝酒、飙车、开车兜风、钓鱼、登山、划船、打球等,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。这些活动的确可以调整生活的节奏、转换生活的环境,能使身心得到缓冲的机会,也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放松一下自己的目的。

  不过,在娱乐的活动之後,往往也会感到很疲累。本来是工作上的疲累,为了解除工作疲累,跑去跳舞狂欢,喝酒买醉,到第二天则会得到空虚感的疲累。原本是由於工作上的疲累才跑去玩,尽情地玩累了再去工作。就这么忙著工作又忙著玩,累来累去,循环不已的人,不知道活著是为什么,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人,这就叫作醉生梦死。

  随时都能把身心放松的方法是:先放松头脑,然後放松肌肉及神经,最後才能使血管松弛,如此一来,通体舒畅、身心平衡。

  通常我教一般人用「五分钟静坐法」来放松他们自己:

  「先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感觉舒服的状态,容许躺下的地方,平躺一会儿也不错,舒服地倚坐在沙发上也很好,若不能躺,又无处坐,轻松地站一站也不错。」

  「接著要把眼球放松、头脑放松、脸部肌肉放松,做轻松的微笑状。然後提肩做三次深呼吸,再保持平常呼吸,并把小腹放松。在这个时候,全身就应该放松了。」

  这个方法做五到十分钟,其放松的效果,可以使你感到是一种很大的享受,不只头脑宁静,而且身体也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再度工作的时候,头脑会很清楚,全身也充满了活力。

  其次,当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冲激之时,例如,被剧烈的动作及尖锐的声音吓到,或被他人用粗话、脏话、刻薄话、冤枉话等激怒的时候,可能会产生歇斯底里的反应,就算再镇静的人,血压也会上升、心跳也会加速。因为受到刺激时,「心」不能平衡,全身都在警戒状态,脉搏跟著心脏快速跳动,肌肉也跟著紧张收缩,这时候是最耗心神,也是最伤体能的。如在平时练习了放松自己,就能做到以平常心来面对一切的紧张事件了。

  这时候的首要工作,是从刺激你的对象那边,把注意力收回来,注意你自己的呼吸,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,那么你的心马上会平静和安定下来。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,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感觉和感受。你的心情放松下来,身体也会随著放松,这时候,人家要你生气,你也气不起来了;人家要你反击,你也不会反击了。只要懂得如何放松自己,就能做到百邪不侵、刀枪不入、延年益寿 。

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
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、结构变化太快,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,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,什么是贪求的想要,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,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。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:“需要”、“想要”、“该要”、“能要”的分际,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着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,只要别人有的,我也要有。而且现代人往往是:“需要的东西不多,想要的东西太多。”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,不能够要的也要,结果想要得不到,便会导致人心不安定,社会问题丛生。

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

“需要”是什么?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,例如:阳光、空气、水分、起码的食物、御寒的衣服,避风遮雨的房子,在我们这个时代,基本的交通工具、电脑、电话也成为需要的,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。

欲望是什么呢?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、装饰品,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,或撑场面用的东西。不过在不同的场合、不同的地位,为了配合当时的环境因缘,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,那也可算是一种需要,但一定要有适度拿捏的分寸。

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,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,才觉得没有了他生命很空虚、很无奈,觉得活的没有意义,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。所以,如果只是讲“需要”,定义非常模糊,在衡量与“想要”间的差异时,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,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。

能不能要?该不该要?

“能要”的意思是说,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,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,但若能力不足,就该让贤,不必强求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,包括名、利、权、位、感情等,着实引人欣羡与渴求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,必须仔细想想: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?是否已经水到渠成,而不是过度强求?如果付出不够多,能力、因缘皆不具足,还希望能得到它,这便是贪图非分,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。

至于“该要”、“不该要”,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:“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!”而言,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、不该要的份际。一般人的欲望无穷,喜欢的、想要的事物太多了,应该要自问该不该喜欢?该不该取得?例如名位财势,人人都喜欢,可是非分之名,是虚名;非分之财,是横财、不义之财,非分之位是虚位,这些都不应该要。当然,如果是实至名归,自是受之无愧,甚且是一种鼓励。

其实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需要的东西并不多,想要的东西非常多;需要的东西应该要,想要的东西不重要。

我们应该从“心灵环保”的角度出发,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,增强对环境的“免疫系统”;一方面内心不会有妒忌、愤怒、猜忌、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,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。并从中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,清楚知道自己的“需要”,化解个人欲望的“想要”。在人生的过程中,若能清楚明白这“四要”,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,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。 (本文摘自圣严法师着作《平安的人间》、《我为你祝福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