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顺法师:宝积经讲记;丁二 赞菩萨功德

www.guiyifo.com皈依佛网;印顺法师,戊一 标说『复次,迦叶!菩萨福德无量无边,当以譬喻因缘故知。』上来说明菩萨的正行,使人因解起行;以下要赞叹菩萨的功德,令人起信生敬。所以世尊又说:「迦叶!菩萨福德无量无边」,说也说不尽,也不容易了解,唯有「以譬喻因缘」来说,才可以明白。譬喻,是比喻,也是事例;现在约比喻说。因缘,是举述事由;如用作举例,就与譬喻相同了。譬喻与因缘,为佛说法所常用的。本经虽双举譬喻因缘,而以譬喻为主。  

戊二 别赞
己一 地、水、火、风 『迦叶!譬如一切大地,众生所用,无分别心,不求其报。菩萨亦尔,从初发心,至坐道场,一切众生皆蒙利益,心无分别,不求其报。』
  在譬喻的赞说功德中,共十九喻,分为九类;先以四大来譬说。四大, 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。这里的四大,约世俗的假名四大说,不约极微说。
  一、地喻:「如一切大地,众生所用」。五趣(地狱、饿鬼、旁生、人 、地居天)众生,都依大地而住:穿的、吃的、用的;居住睡眠,行来出入,一切都依大地。对众生来说,大地的恩德太大了!然而大地「无分别心」,不会想到这些,对众生也「不求其报」。菩萨也是这样:「从初发心,至坐道场」成佛,随时随处,利益众生。「一切众生」的任何功德,任何安乐,都是直接间接的依菩萨而成就,「皆蒙」受了菩萨的「利益」。大地是没有分别的心,所以不求报。菩萨是「心无分别」,观一切法无我,所以也「不求其报」。一切不为自己,但为利益众生,菩萨是何等的伟大!  

『迦叶!譬如一切水种,百谷药木皆得增长。菩萨亦尔,自心净故,慈悲普覆一切众生,皆令增长一切善法。』
  二、水喻:水种,即水界。各有特性,各各类别,叫种。「如一切水种」的滋润,水分充足,而后「百谷、药、木皆得增长」:没有水就不生不长,枯槁死了。菩萨也如水一样,由于「自心净」洁,不偏爱自己,所以引发「慈悲,普覆一切众生」。菩萨的慈心普被,以种种教化,种种策励,种种安慰,令众生都能「增长一切善法」──或得人天善法,或得二乘善法,或得菩萨善法,佛善法。如没有广大慈心,如小乘一样,怎能滋润众生,增长善法呢?  

『迦叶!譬如一切火种,皆能成熟百谷果实。菩萨智能亦复如是,皆能成熟一切善法。』
  三、火喻:火是热性,温度。一切植物的生长到成熟,温度是极重要的。在最极寒冷处,植物都不易生长,不要说成熟了。所以说:「如一切火种,皆能成熟百谷、果实」。「菩萨智能」火,也是这样。愚痴无智,为一切不善法的因缘。有智能,才能向上向善,生长一切善法。拿菩萨行来说:般若如眼目一样,能引导一切善法,到于佛地,一切善法能圆满成就。如没有般若,有漏善法,终久要散失灭尽的。所以说:智能「皆能成熟一切善法」 。  

『迦叶!譬如一切风种,皆能成立一切世界。菩萨方便亦复如是,皆能成立一切佛法。』
  四、风喻:风是动性。在世界初成立时,先于虚空中有大风轮起,从风轮起水轮,从水轮起金轮,才成大地。这是说,在虚空中,先现起气体的漩涡运动;而后形成液体,到固体。世界成立的过程,从风──气体的运动开始,所以说「如风种,皆能成立一切世界」。「菩萨方便」力,也是这样:应时应机,以方便的善巧施设,而后「能成立一切佛法」。

  上面四喻,以地、水、火、风,此喻赞叹菩萨的无分别心、清净慈悲心、智能、方便──不可思议的功德。  
己二 月、日 『迦叶!譬如月初生时,光明形色日日增长。菩萨净心亦复如是,一切善法日日增长。』
  五、月喻:世尊又以白月为喻说:「如月初生时,光明、形色」──丝月、眉月、弦月、满月,一「日日增长」起来。「菩萨净心」──菩提心, 也是这样。从初发心,登地,到佛地,不但一天天清净,与净心相应的「一切善法」,也一「日日增长」起来,到功德圆满。  

『迦叶!譬如日之初出,一时放光,普为一切众生照明。菩萨亦尔,放智能光 ,一时普照一切众生。』
  六、日喻:「如日」「初出,一时放光,普为一切众生」而作「照明」,成办一切事业。菩萨「放智能光」,也这样的「一时普照一切众生」。佛菩萨的慧光照明,据华严经说:日出先照高山,次照山谷,然后普照平地;有先后不同,怎么说一时普照呢?菩萨的慧光,于众生无分别想,所以是顿照的。至于见或不见,先见或后见,那是众生自己的业力,与善根力的关系 。  

己三 师、象 『迦叶!譬如师子兽王,随所至处,不惊不畏。菩萨亦尔,清净持戒,真实智慧,随所住处,不惊不畏。』
  七、师王喻:「如师子兽王」,威勇无比!在深山中,「随所至处」,无论遇到什么禽兽,都「不惊不畏」的坦然前进。菩萨也是这样,具足了「清净持戒,真实智能」,所以在生死中,「随所住处」──人间、天上,大众中、空闲处,受赞叹、被毁谤,不论怎样,菩萨一样的心安理得,「不惊不畏」。戒行清净,行为就正当了。真实智能,知见就不错谬了。有了净戒与真慧,还会有恶道、恶名、不活等惊畏吗?什么也不惊不畏,心安理得,唯为众生而行菩萨道。  

『迦叶!譬如善调象王,能办大事,身不疲极。菩萨亦尔,善调心故,能为众生作大利益,心无疲倦。』
  八、象王喻:「如善调」顺了的「象王」,在战争时,勇往直前,「能办」克敌致胜的「大事」。无论怎样劳苦、创伤,象王还是非常坚强,「身不疲极」。菩萨也是这样,由于止观熏修,极「善调」伏自「心」,使心极明净,极安定,极有力量,所以「能为众生作大利益」,任劳任怨,「心无疲倦」。 

己四 莲华、树根、流水 『迦叶!譬如有诸莲花,生于水中,水不能着。菩萨亦尔,生于世间,而世间 法所不能污。』
  九、莲华喻:「如有」青的、红的、白的「诸莲华,生于水中」,但「水不能着」他。菩萨也是这样,「生于世间」,不免有衣事、食事、住事、 行事、彼此往来事、相互谈论事;在家菩萨,更有家庭、社会的一切事。然而菩萨虽行于世间,却是这些「世间法所不能污」染的,心行还是那样的清净解脱!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,名为『出世』。  

『迦叶!譬如有人伐树,根在还生。菩萨亦尔,方便力故,虽断结使,有善根爱,还生三界。』
  十、树根喻:「如有人伐树」,只砍些枝叶,或截去树干,树「根」既「在,还」是要「生」枝叶的。菩萨在三界中受生的道理,也是这样。三界是众生的生死相续,死了为什么还要生?由于烦恼。烦恼能发业,又能润业使生起果报,所以有了烦恼,就生死不断。声闻行者,断了见所断烦恼,就只剩七番生死;阿罗汉断尽了一切烦恼,就不再招感后有生死了。这样,凡夫在生死,就受苦报;小乘证涅盘,就没有生死。菩萨要长在生死中度众生,才能行菩萨行而成佛。这样的长在生死,与凡夫有什么不同呢?不同,菩萨也是断烦恼的。那为什么又不证涅盘呢?菩萨有悲愿熏修的「方便力」, 「虽断结使」(使,是随眠的异译),不再爱着三界,与小乘一样;但还「有善根爱」,深深的爱慕佛菩萨的无边功德善法。虽断结使,不以为完成了 ,还要志求佛菩萨的难思功德。就以这种善根爱为爱,滋润业力,「还生三 界」,广度众生。如没有愿度众生,愿成佛道的方便力,早就小乘一样的证 涅盘了。  

『迦叶!譬如诸方流水,入大海已,皆为一味。菩萨亦尔,以种种门集诸善根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皆为一味。』
  十一、流水喻:溪、涧、江、河,叫流水。「如诸方流水」,清浊、咸淡、甘苦,种种不同。等到流「入大海」,那就「皆为一味」──咸味,不再有江水、河水等分别了。菩萨也是这样,「以种种门」──信愿门、智能门、慈悲门、施门、戒门等种种门,修「集诸善根」,各不相同。但这一切善根,和集一同「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。等到同归如来的一切智海,一一法都竖穷横遍,「皆为一味」──大解脱味了。  

己五 山王、国王『迦叶!譬如须弥山王,忉利诸天及四天王,皆依止住。菩萨菩提心亦复如是 ,为萨婆若所依止住。』
  十二、山王喻:这也可与上流水为一类。须弥山,译义为妙高山。拔海八万由旬,为一切山中最高的,所以叫山王。「如须弥山王,忉利诸天,及四天王,皆依止」而「住」。须弥山拔海的半山(出海四万由旬),有四大王众天──东方持国天王,南方增长天王,西方广目天王,北方多闻天王。四天王统摄八部鬼神,守护世界。在须弥山顶上,有忉利天。忉利是梵语,义译为三十三。山顶四方各有八天,如封疆大臣;中央有释迦提婆因陀罗(简译释提桓因;或帝释天),为忉利天王;合称三十三天。四大王众天,与忉利天,都依须弥山而住,名地居天。「菩萨菩提心」,也这样的「为萨婆 若所依止住」。梵语萨婆若,华译为一切智,就是佛的大菩提。菩提心为因 ,一切智为果,果依因立。大地中最高最胜的,是须弥山顶的帝释;一切众 生中最尊胜的,莫过依菩提心的佛菩提了!  

『迦叶!譬如有大国王,以臣力故能办国事。菩萨智能亦复如是,方便力故, 皆能成办一切佛事。』
  十三、国王喻:「如有大国王」,他的国土既大,人民又多,国王怎样 能治理呢?国王「以」文武大「臣力故能办国事」;国王只是总其成,统御百官去治理而已。这样,「菩萨智能」,证入一切法空性,平等不二;『般若将入毕竟空,绝诸戏论』,也是不能安立作为的。但依般若起「方便力」(或称为依根本智起后得智),『方便将出毕竟空,严土熟生』,就「能成办一切佛事」。般若如王,方便如大臣一样。  

己六 阴云 『迦叶!譬如天晴明时,净无云翳,必无雨相。寡闻菩萨无法雨相,亦复如是 。迦叶!譬如天阴云时,必能降雨充足众生。菩萨亦尔,从大悲云起大法雨,利益众生。』

  十四、阴云喻:本喻有晴明、阴云二喻;但从称叹菩萨功德来说,只有阴云一喻。先反喻:「如天晴明时」,虚空「净无云翳」,那是「必无雨相」。这如「寡闻菩萨」一样,慧力不足,不会说法,必「无法雨」的。然后正喻说:「如天阴云时,必能降雨,充足众生」的需求。真实菩萨也是这样 ,「从大悲云,起大法雨,利益众生」。如法华经所说:三草二木,各得受润生长一样。  

己七 轮王、摩尼珠 『迦叶!譬如随转轮王所出之处,则有七宝。如是迦叶!菩萨出时,三十七品 现于世间。』
  十五、轮王喻:转轮圣王,是统一天下,以正法化世的仁王。据说,「随转轮王所出」的世界,就「有七宝」出现。七宝是:军事领袖的主兵臣宝;理财专家的主藏臣宝;化洽宫内的女宝(王后)。象宝、马宝,是快速的交通工具。珠宝是夜光珠,在黑夜中照明军营。轮宝是圆形武器,从千里万里外飞来,威力惊人,见了都无条件的降伏。轮王以此七宝,统一天下。「菩萨出世」时,也有七宝──「三十七品现于世间」。三十七品,即三十七道品,为修行解脱的德行项目。三十七品也分为七类: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。这与轮王的七宝一样。  

『迦叶!譬如随摩尼珠所在之处,则有无量金银珍宝。菩萨亦尔,随所出处,则有无量百千声闻辟支佛宝。』
  十六、摩尼珠喻:摩尼珠,义译为如意珠,这是非常神妙的!「如随摩尼珠所在之处」,就会「有无量金银珍宝」,从摩尼珠中出来。菩萨也是这样,「随所出处」,化导众生,就有「无量百千声闻、辟支佛宝」。辟支佛,即缘觉或独觉。声闻与独觉,为小乘二圣,都从大乘菩萨而来。

  上轮王喻,说明了有菩萨就有法宝;摩尼珠喻,说有了菩萨,就有小乘圣者──人宝。  
己八 同等园 『迦叶!譬如忉利诸天,入同等园,所用之物皆悉同等。菩萨亦尔,真净心故,于众生中平等教化。』

  十七、同等园喻:「如忉利诸天」人,本来随福力大小,穿的、吃的、用的、玩的,都优劣不同。可是进「入同等园」去游玩时,「所用之物」,就一律「同等」,没有差别了。同等园,为忉利天四园之一,唐译作杂林园。菩萨也是这样,由于真「净心」的体验,证得平等不二法性。本着真净平等来观一切,所以能「于众生中平等教化」,不生差别想。教法的差别,只是适应的机感不同而已。  

己九 咒药、粪秽 『迦叶!譬如咒术药力,毒不害人。菩萨结毒亦复如是,智能力故,不堕恶道。』
  十八、咒药喻:「如咒术药力」,能使「毒不害人」。毒,或是毒药,或是蛇蝎等毒,本是要伤害人命的。但如以药力来消解,或以咒术来制伏,毒力就不会害人了。这样「菩萨」的「结(使)毒」,虽本来是使人作恶,使人堕落的。但有了「智能力」,虽有烦恼结毒,也就「不堕恶道」。所以说:『若人生世间,正见增上者,虽复百千生,终不堕地狱』。结毒为菩萨的智能所制伏,虽有而不成大害。这所以菩萨能不断尽烦恼,久在生死中度众生,而没有堕落的危险。 

『迦叶!譬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,若置甘蔗蒲桃田中,则有利益。菩萨结使亦复如是,所有遗余,皆是利益,萨婆若因缘故。』
  十九、粪秽喻:「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」,垃圾呀,粪便呀,非立即清 理不可。可是,到了农夫手里,「若置」放在「甘蔗、蒲桃田中」,作为肥料,那不但不讨厌,反而「有利益」了。「菩萨结使」,也是这样。在凡夫、小乘人看来,这是最要不得的。可是在菩萨心中,除了断除的以外,「所有遗余」的善根爱等,不但不坏,反而「皆是利益」,因为这是「萨婆若因缘」。菩萨有烦恼的剩余,所以能生三界,在生死中度众生;因为这样,才能成就萨婆若。菩萨对于烦恼,如农夫的粪秽一样,不但不嫌恶他,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他。上喻说菩萨有烦恼而不为害;下喻说菩萨有烦恼,才能成佛。上来以十九喻,赞说菩萨的功德,充分显示了菩萨的伟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