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义 阿弥陀经要解 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

圆瑛法师著

 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二 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二特劝净土殊胜

  《解》[净土殊胜]谓带业往生。横出三界。同居横具四土。开显四教法轮。众生圆净四土。圆见三身。圆证三不退。人民皆一生成佛。如是等胜异超绝。(然)全在此二科点示。须谛研之。

  (讲)此二科。乃发挥一经不可思议之力用。承前。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深信。自应依信发愿。谓净土法门。带业可以往生。横出三界生死。此为一切法门所未有。于同居净土。即能横具上三土。开显四教法轮。一生同居。即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即已横生上三土。是谓圆净四土。自可圆见三身。圆证三不退。一生补处菩萨甚多。即是一生可以成佛。此等殊胜奇异。超绝无比之法门。全在此二科点示。蕅公恐人忽略。故婆心特切。叮嘱须谛研之。

 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

  《经》又舍利弗。极乐国土。众生生者。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补处。其数甚多。非是算数所能知之。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。

  《解》阿鞞跋致。此云不退。一位不退。入圣流。不堕凡地。二行不退。恒度生。不堕二乘地。三念不退。心心流入萨婆若海。

  (讲)此正明三种不退。彼土众生。无论上中下品。但得往生者。一概皆是阿鞞跋致。此云不退地。一位不退。入圣流。不堕凡地者。谓即得预入圣人之流类。不退堕凡夫地。○二行不退。恒度生。不堕二乘地者。谓能修大乘行。恒常度生。不堕二乘地。不肯涉俗利生。○三念不退。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者。谓双舍二边。全归中道。心心流入萨婆若海。此云一切种智海。即如来果海也。

  《解》若约此土。藏初果。通见地。别初住。圆初信。名位不退。通菩萨。别十(向)[行]。圆十信。名行不退。别初地。圆初住。名念不退。

  (讲)此竖论三种不退位次。若约此娑婆世界。藏教初果名须陀洹。此云入流。谓预入圣人之流也。通见地。乃通教第四地。见真谛理。故名见地。别初住。乃初发心住。圆初信。乃圆教十信初心。此皆此土证位不退之位次。○若论行不退。藏教则以二乘不修大乘行。故无此位。通教菩萨。乃第九菩萨地。九地以前还有退。别十向。即别教十回向位。前十行。未能全不退。圆十信。乃圆教八至十信。八位以前。还有退也。此皆此土证行不退之位次。○若论念不退。藏通二教。皆无此位。以不破无明。不证法身故。别教要到初欢喜地。圆教要到初发心住。方破一品无明。方证一分法身。方得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也。足见行念二不退之难证夷。

  《解》今净土。五逆十恶。十念成就。带业往生。居下下品者。皆得三不退也。

  (讲)此点示圆证胜异。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。今净土法门。乃至具足五逆十恶之众生。但要临终十念功成。亦得带业往生。虽居下下品位者。亦得圆证三种不退。此种殊胜奇异。功能力用。为其他法门所未有。岂思议所能及哉。

  五逆者。一出佛身血。二弑阿罗汉。三弑父。四弑母。五破和合僧。十恶者。身杀盗淫。口妄言绮语。恶口两舌。意贪嗔痴。五逆十恶极重之罪。为地狱之因。十六观经。下品往生章云。或有众生。作不善业。五逆十恶。具诸不善。如此愚人。以恶业故。应堕恶道。经历多劫。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。临命终时。遇善知识。劝令念佛。如是至心。令声不绝。具足十念。于念念中。能灭八十亿劫。生死之罪。命终之时。见金莲华。犹如日轮。住其人前。于一念顷。即得往生。极乐世界。○此即十念成就。带业往生。虽居下下品。皆与补处菩萨俱。即是圆证三不退。圆见三身。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。此种胜异。惟净宗所独有。故特点示。

  净土带业往生。人多怀疑。昔有国王。问那先和尚云。念佛带业往生。是事难信。那先对曰。大王。巨石置水沉否。王曰必沉。先又曰。要令不沉。其可得乎。王曰不可。先又曰。若以巨石。置巨船上。不亦可乎。王忽然领悟。若仗他力。自可不沉。念佛众生。同仗弥陀大愿船之力。何难出离苦海。同赴乐邦莲池会耶。

  《解》然据教道。若是凡夫。则非初果等。若是二乘。则非菩萨等。若是异生。则非同生性等。又。念不退。非复异生。行不退。非仅见道。位不退。非是人民。躐等则成大妄。进步则舍故称。

  (讲)此文进退双明。教道不乱。教中位次分明。丝毫不容紊乱。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。自然不是初果。见道位之圣人。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。自然不是自他两利。常恒度生之菩萨。若是异生性之三贤。未破无明。未证法身。不与如来体同。名异生性。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。同生性之菩萨等。此是下位。未可躐等上位。未得谓得。未证谓证。成大妄语不可。

  又。念不退菩萨。已得同生性。非复异生性。行不退菩萨。已发大心。非仅见道之小果。位不退圣人。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。此是上位。未可仍称下名。既已进步。而获新证。则舍故称。如登初地。则舍三贤之故名等。

  《解》(惟)[唯]极乐同居。一切俱非。一切俱是。

  (讲)此点示圆超绝待。惟是极乐同居净土人民。约依正二报而论。悉皆超绝。一切俱非。是圆超。一切俱是。乃绝待。一切俱非俱是者。以与佛同体。本来是佛。圆证三不退。故非凡夫。非二乘。非菩萨。以五住烦恼未尽。二种生死未了。故非是佛。此俱非义也。又。具足烦恼。是凡夫。宿种已熟。见思粗垢已落。是二乘。已回小向大。恒度众生。是菩萨。往生净土。是最后身。一生成佛。故是佛。此俱是义也。如下文云。若谓是凡夫。却不历异生。必补佛职。若谓是一生补处。却可名凡夫。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。

  《解》十方佛土。无此名相。无此阶位。无此法门。非心性之极致。持名之奇勋。弥陀之大愿。何以有此。

  (讲)此承上文。所点示之胜异超绝。乃结归三种不思议因。谓十方无此等胜异超绝之名相。阶位。法门。唯极乐独有。○心性之极致者。此论心要。以心性平等一相。即非凡夫。二乘。菩萨。佛。种种名相阶位。是名凡夫。二乘。菩萨。佛。差别名相阶位。此等名相阶位。皆称性缘起。故曰极致。○持名之奇勋者。此论境要。以一句佛号为境。佛号称性不可思议。以持名之奇勋。所感果报。亦不可思议。○弥陀之大愿。此论法门要。以导师因中。所发四八之大愿。庄严极乐之依正。故得同居横具上三土。凡夫圆证三不退。心性之上非字。对末句。乃反显。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。何以有此。

  《解》一生补处者。只一生补佛位。如弥勒观音等。极乐人民。普皆一生成佛。人人必实证补处。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。不可数知[也]。

  (讲)上释不退。此释补处。一生补处。即前文圆证三不退之别名。只一生补佛位者。只此莲华化生之身。是最后身。一生精进。即补佛位。如此土之弥勒。在兜率内院。候补作佛。极乐之观音。弥陀正法灭尽。即补佛位。非只观音一人。极乐人民。普皆一生成佛。人人寿命无量。必实证补处故。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萨。其数甚多。非是算数所知。但可总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也。

  《解》复次。释迦一代时教。(惟)[唯]华严明一生圆满。而一生圆满之因。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。十大愿王。导归安养。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。

  (讲)此亦点示胜异超绝也。释迦如来。一代时教。即说法四十九年。天台判为五时。八教。故称一代时教。其中所说诸经。惟华严一经。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。此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初参文殊菩萨。得根本智。后参五十二员善知识。得差别智。而一生圆满之因。以最后参普贤菩萨。行愿品中。以十大愿王。导归安养。圆满一生成佛之因。此经非独劝善财一人。乃华藏海众。同闻共禀。以前九愿。所积功德。于第十愿。普皆回向。求生净土。疾趣菩提。故曰且以此净土法门。劝进华严海会。一切圣众。若宏华严。而不信净土者。恐于普贤行愿品。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之旨。而未深思也。行愿品偈云。愿我临欲命终时。尽除一切诸障碍。面见彼佛阿弥陀。即得往生安乐刹。我既往生彼国已。现前成就诸大愿。一切圆满尽无余。利乐一切众生界。彼佛众会咸清净。我时于胜莲华生。亲睹如来无量光。现前授我菩提记。蒙彼如来授记已。化身无数百俱胝。智力广大遍十方。普利一切众生界。此偈即导归安养之铁证也。华严一生成佛。惟有善财。此经则一生补处。非是算数之所能知。其胜异超绝。为何如耶。

  《解》嗟乎。凡夫例登补处。奇倡极谈。不可测度。华严所禀。却在此经。而天下古今。信渺疑多。辞繁义蚀。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。

  (讲)嗟乎。是慨叹辞。凡夫例登补处者。谓同居土凡夫。比例实报土补处菩萨。下下与上上同一例。而无异也。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。故为奇特之倡。极妙之谈。乃为法门大事因缘。不可测度。故六方诸佛云。称赞不可思议功德。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者。以此。○华严海众所禀。一生成佛之旨。末后导归安养者。却在此经。而天下古今。信之者渺。而疑之者多也。如华严合论。尚云西方是权。华藏是实等。言辞既繁。将凡夫例登补处。念念即佛之义遂蚀。余。蕅公自称。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者。谓此种无上大因缘。既是信少疑多。余唯剖心沥血。而昭告于人而已。故此解字字。皆蕅公心血也。可不信欤。初揭示无上因缘竟。

 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

  《经》舍利弗。众生闻者。应当发愿。愿生彼国。所以者何。得与如是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。

  《解》前罗汉菩萨。但可云善人。唯补处居因位之极。故云上。其数甚多。故云诸。

  (讲)此特劝众生。应求往生以发愿。故重呼当机。告以如上一生成佛。无上大事因缘。众生幸而得闻。必宜深信。既已深信。若不发愿。亦复无益。如人深信。饭可养身。若不想吃。何能滋养。故如来苦口悲心。殷殷垂劝。应当发愿。愿生彼国。愿之为力。不可思议。极乐净土。亦由法藏愿力所成。临终往生。全仗愿力。行愿品云。是人欲临命终时。一切诸根。悉皆败坏。以致亲属威势。象马珍宝等。悉皆散灭。惟有愿王。不相舍离。一切时中。引导其前。一刹那间。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观此。则发愿求生。自属当务之急。非愿无以导行也。

  所以者何下。乃征释发愿所以。征有二意。一娑婆亦属佛国。何为劝其舍此趣彼。二十方无量佛国。何必劝其定求极乐。

  得与如是下。出其劝愿之意。得与如是补处菩萨。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也。前罗汉菩萨。但可云善人。唯补处居因位之极。与妙觉佛位相邻。乃可称上善人。得与同会一处。所谓观音势至。把手共行。文殊普贤。亲为胜友。则薰陶有自。成佛无难。可不愿生欤。

  《解》俱会一处。犹言凡圣同居。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。权圣大慈悲愿。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。至实圣灰身。权圣机尽。便升沉硕异。苦乐悬殊。乃暂同。非究竟同也。又。天壤之间。见闻者少。幸获见闻。亲近步趋者少。

  (讲)俱会一处。即是凡夫与圣人。同居一处。进求佛果。故曰犹言凡圣同居。寻常。指普通佛前佛后而言。实圣有漏业者。谓实行现证初二三果之圣人。见道所断之惑虽除。修道所断之惑未尽。故曰有漏业。权圣大慈悲愿者。即上三土之圣人。权巧方便。示现受生。则由大慈悲愿力。有欲饶益众生。如观音三十二应。示现界内外身。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。

  至实圣灰身者。初二三果断思惑尽。证阿罗汉果。则有漏之业既尽。凡情亦空。灰身泯智。不受后有。权圣机尽者。大权示现之圣。应机出世。机缘既尽。所应度者。皆已度毕。大愿亦满。感应道息。即机薪既尽。应火亦灭。便升沉硕异。苦乐悬殊。升指权圣。实报寂光乐。沉谓实圣。沉空滞寂苦。现前同居。乃暂同。如石火电光。非究竟同。又天壤下。明天上人间。天。谓四禅天中五不还天。壤。谓人间名山圣道场地。见闻者少。如楞严经云。此不还天。彼诸四禅。四位天王。独有钦闻。不能知见。如今世间旷野深山。圣道场地。皆阿罗汉。所住持故。世间粗人。所不能见。幸获见闻。亲近步趋者少。如此生有幸。获见获闻。如文喜禅师之见文殊。闾邱胤之见丰干。虽得一时亲近。而得同居一处。亦步亦趋。不相远离者亦少。

  《解》又。佛世圣人纵多。如珍如瑞。不能遍满国土。如众星微尘。又。居虽同。而所作所办。则迥不同。

  (讲)上明佛前佛后。此明佛世。辅扬佛化之圣人。纵使是多。亦不过如珍宝之罕。如祥瑞之奇。总不能遍满国土。如众星罗列普天。如微尘飞扬世界也。又。居虽同。而所作所办不同。不能如极乐世界。上善俱会。作办皆同也。

  《解》今[同]以无漏不思议业。感生俱会一处。为师友。如埙如(篪)[篪]。同尽无明。同登妙觉。

  (讲)此明胜异。凡往生极乐者。同以无漏不思议业为能感。得生彼国。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以为师友。竟如兄弟。不相舍离。埙篪是乐器名。诗云。伯氏吹埙。仲氏吹篪。和谐什奏。喻诸善俱会。作办皆同。此即胜异。前文作办不同。不得亦步亦趋也。

  同尽无明者。即圆断五住之惑。由圆证三不退。圆净四土。同发妙觉极果。一生成佛。圆证三身。圆显四智。一切力用。自在其中。其胜异为何如耶。

  《解》是则下凡众生。于念不退中。超尽四十一因位。(者)[若]谓是凡夫。却不历异生。必补佛职。与观音势至无别。若谓是一生补处。却可名凡夫。不可名等觉菩萨。此皆教网所不能收。刹网所不能例。

  (讲)此明超绝。即顿超佛地。绝待无比。是则净土众生。即下凡带业往生者。一生彼国。圆证三不退。于念不退中。即能超尽四十一因位。此等众生。非凡非圣。若谓是凡夫。却不历异生。一生必补佛职。与观世音大势至。无二无别。故非凡。若谓是一生补处菩萨。却可名凡夫。不可名等觉菩萨。故非圣。而又即凡即圣也。此皆教网所不能收。刹网所不能例者。佛所说之教。法门无量。犹如网孔之多。故曰教网。捞摅有情故。一切教中皆无此等名相。此等阶位。是谓所不能收。○十方佛刹之多。亦如网孔。故曰刹网。诸佛刹中。亦皆无此名相。无此阶位。无此同居。不能与极乐同一例也。是谓所不能例。方见净士法门。极乐同居。超绝无有伦匹也。

  《解》当知吾人大事因缘。同居一关。最难透脱。唯极乐同居。超出十方同居之外。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。信佛力。方能深信名号功德。信持名。方能深信吾人心性。本不可思议也。

  (讲)此结显三不思议。劝人当知。不可或昧。大事因缘者。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此为诸佛出世大事因缘。了脱生死。疾趣菩提。此为吾人成佛大事因缘。同居一关。即凡圣同居土。见思之惑难断。分段生死难出。故以关名。最难透脱也。唯极乐同居。圆具上三土。圆证三不退。故能圆断诸惑。一生圆成佛道。超出十方同居之外。

  了此者。即了悟极乐同居。乃弥陀种智所现。念佛净业所感。吾人心性所现。故曰了此。方能深信弥陀愿力。信佛力。方能深信名号功德。信持名。方能深信吾人心性。本不可思议。以不思议心。持不思议名号。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同居。是谓三不思议也。

  《解》具此深信。方能发于大愿。文中应当二字。即指深信。深信发愿。即无上菩提。合此信愿。(即)[的)为净土指南。由此[而]执持名号。乃为正行。

  (讲)具足三种深信。信以导愿。故方能发于大愿。愿横超生死。一生成佛。其愿故大。既具深信。复发大愿。即发无上菩提心也。合此信愿二者为慧行。慧行。即往生净土之指南针。由此信愿。方能执持名号。即由慧行。而起行行。二行并进。乃为净业之正行。自可感生净土。

  《解》若信愿坚固。临终十念一念。亦决得生。若无信愿。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。雨打不湿。如(铜)[银]墙铁壁相似。亦无得生之理。修净业者。不可不知也。大本阿弥陀经。亦以发菩提(心)[愿]为要。正与此同。

  (讲)此明信愿为重。若使信愿能得坚固。虽临命终时。只十念或一念。亦决定得生净土。何以故。因彼念力坚固。一心不杂不乱。加信愿二坚固力。会三力于一时。收成功于片刻。如张善和。一生杀牛为业。临命终时。业报现前。群牛竞来索命。要其妻请僧救度。妻请一僧来。谓曰。汝杀业太重。惟有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。仗承佛力。方可得救。善和求救心切。一心念佛。念得数声。曰。牛去矣。要妻点香与他。一手擎香。连声称念。少顷云。佛来了。僧劝再念。不久含笑而终。此即临终念佛往生之证。惟是此事不可误会。倘若以为。临终十念一念。决定得生净土。且待到临终再发心念。何必早早念也。若作如是思想。必定要自误。何以故。临终时。众苦逼迫。神识昏昧。多不能念佛。如张善和。虽今生业重。前世善根不少。故得遇善知识。教以念佛法门。神识不昏。而能称念。亦善根之力。与信愿行三力。及以佛力。故得带业往生。惟望及早念佛。信愿行三种资粮。早办为要。

  若无信愿。纵使念佛。将一声佛号。持得绵绵密密。风吹不入。雨打不湿。如银墙铁壁相似。美则美矣。亦无得生净土之理。何以故。以不信西方。不愿求生。故不得生。如人于海中驾一舟。开足机器。若不想到西方。决不能到。念佛不愿生净土之人。如问他。子念佛何为。答曰。修修来世。此人临终。一定不得往生。转生人间受福。福中作业。仍要堕落。修净业者。不可不知。信愿为往生之慧行。不可不重也。

  大本阿弥陀经。亦以发菩提愿为要者。菩提愿。即四弘誓愿。一众生无边誓愿度。求生净土。正欲度生。行愿品偈云。我既往生彼国已。现前成就此大愿。一切圆满尽无余。利乐一切众生界。二烦恼无尽誓愿断。若不求生净土。见思尚不易断。况尘沙无明乎。三法门无量誓愿学。求生净土。诸善俱会。则观摩有自。可以广学法门。四佛道无上誓愿成。求生净土。可以横出生死。圆证三不退。一生成佛。发菩提愿。正与此信愿相同。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竟。 回首页